资产证券化迎兑付高峰 三类资产有望成亮点
在10日召开的亚布力金融风险论坛上,中诚信证评结构融资部总经理邓大为表示,2017年资产证券化(ABS)规模大幅增长,个人消费金融类项目大幅增加。2018年ABS迎来兑付高峰,存续期管理职能进一步受到重视。但2018年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方面仍有诸多亮点。
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在金融降杠杆的大背景下,债券市场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监管机构对于大资管行业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利率维持高位盘整态势。受到监管政策及市场影响,主体信用债市场规模大幅萎缩。企业资产证券化凭借政策红利和“资产出表”功能呈现逆势增长态势,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已完成备案发行的产品总计533只,发行规模总计近9227亿元。按照产品只数统计,同比增长27.21%;按照产品发行规模统计,同比增长78.36%。
邓大为表示,2017年,从基础资产类型发行规模来看,个人消费金融类ABS项目占比最高,完成备案发行近2800亿元,占比35.33%;信托受益权类完成备案发行1014.08亿元,占比12.81%;融资租赁类完成备案发行658.92亿元,占比8.33%;房地产类保理完成备案发行581.71亿元,占比7.35%;应收账款完成备案发行463.99亿元,占比5.86%。
不过,在2018年资产证券化迎来兑付高峰,存续期管理职能进一步受到重视。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共有1125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发行,总发行规模达16135.20亿元。其中,终止清算产品210只,清算产品规模2323.20亿元,仍在存续期的产品915只,存续规模11710.72亿元。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存量ABS合计到期偿还规模达4779.23亿元,已超过2017年到期总和的2倍,集中偿付压力明显升高。
一家城商行投行人士表示,2017年资产证券化市场显现了一些风险特征,比如专项计划现金流归集出现问题,如现金流归集路径异常、未按时归集现金流等问题,资产支持证券信用等级发生不利调整等。风险事件的出现促使各方对存续期管理职能进一步重视。
邓大为认为,2018年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仍有多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2018年在整体降杠杆、强监管的趋势下,债券市场利率保持高位盘整可能性较大,同时考虑债券市场兑付周期及资产证券化独有的“资产出表”功能,资产证券化市场大类资产仍首先是类金融资产(包括个人消费金融、融资租赁、非标)——类金融资产对市场利率具有一定的消化转移能力,同时发起人面临资产周转的压力,具有持续的刚性发行需求。
房地产领域的供应链金融、长租REITs属于政策大力支持方向。房地产行业正处在竞合的关键时期,资金需求量巨大。同时,今明两年属于房地产行业公司债券兑付高峰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需求。
此外,资产证券化是贸易类和施工类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的重要融资工具、尤其对于具有考核压力的央企来说,每年的6月和12月前会出现大量的应收账款ABS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