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大盘信息

价值VS成长之辩再起:指数波动小个股机会多

来源:互联网

在近期市场震荡之际,沪深两市振幅有所收敛,主线并不突出;不过,创业板的表现则相对突出。在这一背景下,价值与成长之间孰优孰劣这一永恒的市场争辩再起。部分机构认为,当下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之际,坚守价值蓝筹仍是相对安全边际较高的现实选择。不过也有机构认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代表转型升级发展方向的成长股已更为看好。那么在当前市场风格“犹抱琵琶半遮面”之际,投资者该作何选择?且听机构如何分解。

创业板蓄势待发

近期成长股迎来久违的“艳阳天”,创业板指数大放异彩。昨日创业板指再度劲升1.34%,收在全天最高点,报1795.69点,距重返1800点仅一步之遥。据统计,在上周沪深两市分化的背景下,创业板指周涨幅达6.18%,尽显强势。凌厉的涨势也让“沉寂已久”的成长股再度受到市场的关注。事实上,截至上周,创业板指数已实现了周线“三连阳”,只不过此前的表现并不如上周如此“抢眼”而已。

回顾刚刚过去的2月,A股市场并不平静,节后的A股市场正由超跌反弹背景下的均衡走向分化。近期,年初以来涨幅较大的大盘股、蓝筹板块再度随外围市场出现调整,逐渐“让位”于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代表的中小票。

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月,上证综指下跌了6.36%,深证成指下跌了2.97%;而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则分别上涨了0.76%和1.07%。细分来看,涨幅居前的板块分别为电子、钢铁及计算机,涨幅分别达到3.32%、1.65%及1.14%,而跌幅居前的房地产、非银金融板块相应跌幅最大,分别为11.44%和9.88%。由于创业板的强势表现,板块内个股也出现了明显的资金聚集趋势。

从北向资金的动向来看。春节后的8个交易日,沪港通资金总体呈现出净买入和净卖出互现的局面,2月28日和3月2日分别净卖出6.60亿元、8.75亿元,昨日,沪港通再度出现了12.74亿元的净卖出。相比之下,同期深港通节后则连续6个交易日呈现净买入,仅近两个交易日出现小幅净卖出,金额也均未超过2亿元。从标的来看,最近7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前五的个股为贵州茅台、大族激光、海康威视、中国平安和格力电器,其中两只为中小板股票。

业内人士表示,从配置的角度来看,当前创业板中估值和成长性良好的标的已是主要调仓方向。未来资金将重点观察市场风格转换的情况,在市场出现低位启动的新热点时,将逐步调整前期收益较大的大中市值股票转换为跌幅较大、低估值的中小市值股票,实现组合的贝塔轮转。

风格切换引关注

2月以来,A股市场出现风格转变迹象,沉寂了近两年的创业板开始在市场的波动中脱颖而出。芯片、网络安全、区块链等中小创科技板块轮番表现;概念方面,随着“独角兽”概念的升温,创业板指近期更是“炙手可热”。

随着近期创业板的收益风险比上升,不仅北向资金陆续加仓成长股,部分国内资金也在强势股的调整中逐渐挪腾至创业板,易方达创业板ETF在此前的市场下跌中就曾出现份额大增的情况。这显示出相较以往,资金对成长板块已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

不过,出于对外围市场、风格切换等不确定性风险的规避,投资者整体市场参与程度仍不算高,全市场日均成交金额也依然维持在低位,“价升量缩”的特征非常显著。自A股1月底出现快速回调以来,市场从此前快速的“一致预期”正逐渐转变为“预期模糊”,而越来越多的迹象正在指向短期内市场分化仍将持续。在此背景下,价值与成长之间孰优孰劣这一永恒的市场争辩渐起,风格切换已再度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

针对近期成长股的反弹,西南证券乐观地表示,成长股的春天有望再次到来。该机构指出,当前成长股的反攻,来自于基本面与催化剂的共振。一方面,经过一年多的估值消化,成长股的估值已经回落到合理区间,而一些个股的估值与增速已经不输于白马股;另一方面,春节以后一些政策上的变化,成为触发成长股上涨的催化因素,投资策略上已可以积极拥抱新兴产业龙头。

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广发证券则认为,市场在急跌后一般会带来短期的风格切换,因为急跌会使得投资者对于之前的市场逻辑产生一定的怀疑,不过却很少带来中期风格切换,因为市场急跌很难直接左右中期风格逻辑(如流动性、盈利估值匹配)。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主流投资机构配置确实有部分向科技类股票和中小创倾斜,但幅度并不大,持股结构仍以蓝筹为主。相对与主板而言,创业板因前期跌幅较大,估值相对较低,向上的收益高于向下的风险,吸引力逐步增强。但风格转换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创业板的性价比在提升,但这是一个反复磨底反复确认的过程。

分析人士指出,风格转换是结果不是原因。2017年之所以出现行业龙头跑赢小市值公司、价值跑赢“成长”、周期跑赢“成长”,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龙头公司、“价值”类公司和“周期”类公司的盈利出现拐点,而这些公司估值又在相对底部。况且,很多人所谓的“成长”就是小市值公司,这些公司是否具有成长能力值得商榷。现在能做的是去判断相关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而不是猜风格。市场看似混沌,不过分化取代均衡的态势较为明显。分化格局能否延续还需进一步考量,亦不排除风格再度切换至权重板块的可能。

短期结构性机会占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创业板大涨的带动下,市场人气有所回升,但板块轮动较快,仅有科技题材股有所持续。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后续走势开始产生疑问,包括上证50指数等权重板块自2016年2月以来的长期上行趋势是否就此逆转?市场的快速回调是否已经见底?短期该如何进行操作?

从基本面来看,中信证券表示,中国宏观资本回报率的回升是个3-5年的中期趋势,资本开支周期的重启只是时间问题,最终中国经济有韧性的预期将会重新盖过悲观预期。在上述逻辑确立之前,阶段性产生“宽货币+紧信用”的政策组合预期料会导致轻资产高周转的虚拟经济(传媒、计算机)、新兴成长行业(5G、芯片、新能源车)以及热门主题(区块链等)阶段性明显跑赢周期金融和地产,而必选消费龙头依旧会被继续当作底仓配置。而这一逻辑确立后,预计传统制造业龙头和金融将重新开启重估,优质成长股也将延续上升趋势,风格亦将趋于均衡。

中金公司认为,在可比估值的前提下,经济增长预期,利率及流动性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变化是导致市场风格发生切换的主要原因。相对应地,市场在过去一周出现的变化主要因为前期的加速回调使得部分业绩较实的成长龙头估值回归合理区间,近期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使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发生边际变化,短期流动性较为宽松使债券市场反弹,而监管对四新的支持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以上各因素综合影响使得市场风格发生短线变化。而风格的长期变化将依赖于以上因素是否能进一步得到印证,以及公司盈利和估值能否匹配。

从交易的角度出发,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市场风格长期趋势的背后原因是经济基本面长期趋势的稳定性,而经济数据短期波动更多导致风格的短期波动,或是阶段性均衡。因此,投资者在当前无需将过多精力放在风格的判断上,应专注于根据估值和盈利的匹配程度自下而上挖掘个股机会,等待后续各因子的进一步确认。后市指数层面预计波动空间不大,市场或以结构性机会为主:资金总量与分布情况决定市场后续演变方式。目前,两市日均成交维持在四至五千亿水平。在存量博弈的整体资金环境不发生大幅变化的情况下,市场整体走势和结构性特征主要依赖于成交的分布情况。伴随着创业板指等板块的活跃,成交分化度指标本周出现了一定回落,但整体仍处于中枢之上。由此来看,指数层面的波动空间可能不会太大,市场短期仍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推荐阅读

Copyright© 中华前沿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