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调整 成长主线面临考验
由于此前创业板的“一枝独秀”,在昨日两市回升的背景下,投资者目光无疑都聚焦在了创业板回落上。而昨日成长股出现的回调,也使得此前创业板上涨原因受到质疑。例如,是否因为盈利能力、利润增长这些基本面因素?或是由于市值结构、市场超跌等风格因素?
此前创业板上涨,毫无疑问是新经济驱动下的盛宴。而由“独角兽”概念引领,以中小创为代表的成长股在A股掀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独立行情。不过,在近期全球成长类板块集体承压的背景下,A股成长主线正日益受到挑战。此外,随着盘面操作难度的加大,不少机构也提醒投资者,在财报密集发布的当下,后市应坚持淡化风格、深化价值,侧重业绩这一主轴。
创业板走弱
昨日,沪深两市涨幅均超过1%,主要指数方面,上证50的涨幅更是达到2.40%。不过在此背景下,创业板全天却一直在弱势区间内维持震荡,与主要指数的强势上扬形成鲜明反差。近两个交易日两市“再平衡”后,板块间强弱转换再度出现,短暂的风格演绎过后,主板与创业板对投资者吸引力似乎已回到与主板同一起跑线上。
在这一背景下,虽然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态势仍在延续。不过,从板块资金流向上来看,一方面,创业板净流出规模扩大与沪深300时隔多日出现资金净流入并存的现象反映出了盘面的分化。另一方面,从小长假前后板块间资金的胶着状态来看,资金针对板块的博弈其实也已有一段时日。从上述现象来看,昨日貌似突然的“转向”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此外,在投资主线日益模糊的当前,从资金的行为和结果表现来看,对于前期涨幅较大甚至股价严重透支估值的高位股采取回避态度,也正在成为不少资金的现实选择。而近期主力资金、北向资金的行业流向和加减仓偏好同样反映出加仓价值、减仓成长的趋势。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此前分化中创业板的“一枝独秀”,近期市场中关注焦点无疑都集中在创业板上。事实上,从小长假前后蓝筹股与成长股此消彼长的表现来看,A股存量博弈局面并未因为此前创业板的火爆而得到明显改观。更进一步来说,由于博弈难度的加大,增量资金大规模入场的意愿不足,后市继续呈现齐涨共跌的可能性依然不大,结构性分化仍将延续。
中金公司也表示,当前经济增长预期、利率与流动性等宏观因子近期没有大幅变化,短线风格主要受到风险偏好、风格估值、价格趋势等因素影响。而季报业绩的集中披露将促使投资者关注点重回基本面,结合价格趋势的短期波动,该机构认为市场风格表现短期将相对均衡。
科技股跌落“风口”
在科技股利空频传的背景下,成长类板块集体承压并非A股所独有。近期,美股中部分知名企业尤其是科技类企业,先后受到监管压力乃至丑闻事件的影响。结合此前的显著涨幅,市场对于其估值水平的分歧也在显化,泡沫之声不绝于耳。
市场人士指出,如果美股市场的科技股“熄火”,那么A股市场中成长板块也将很难“独善其身”。不过由于上市公司价值评判标准的多元化、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全球科技股承压的现象也需要区别看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过了之前的大幅上涨,全球科技股股价都已不便宜。整体来看,估值偏高是客观存在的,至于何时回落,仍然需要看基本面、盈利预期以及市场资金的偏好等因素。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估值回落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其去化的过程往往也会超出多数投资者的预期。
事实上,去年以来,成长股迅速席卷全球权益市场,具有代表性的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股票组合的表现在去年全球主要资产的表现中拔得头筹。投资者对成长类公司表现出的青睐,正是以“FAANG”大涨的主要原因。步入2018年,在“独角兽”上市预期加大的背景下,由“独角兽”概念引领,以中小创为代表的成长股同样也在A股中掀起了一轮独立行情。
在上述背景下,不少机构提醒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成长股后市。例如财富证券就表示,技术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有自身的成长周期,且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整体来看,当前市场上的流动性也依然难言宽松,新经济主题在躁动过后正日益受制于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压力,后市相关主题的分化将是大概率事件。而2018年一季报无疑是最好的“试金石”,这也意味着在此过程中部分概念股可能将面临较大的回调风险。
分析人士亦指出,无论是美股市场还是A股市场,都非常注重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短期而言,值此财报密集发布的当下,对于投资者而言,最为关注的莫过于上市公司一季度的财报数据。而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也将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估值回落的进程。毕竟,对于科技股的价格拐点,终究还是回归至公司基本面以及盈利预期身上,而一旦这两项有利因素有所弱化,科技股的趋势性拐点也将得以确立。此外,与美股市场相比,A股市场中成长类个股的估值水平显然并不低,估值中位数也不具有太多优势,因此观察估值与业绩的匹配程度就显得更为关键。
业绩仍是“试金石”
回顾一季度,盘面波动显著加大,以上证综指和万得全A为代表来看,这两个指数在2018年一季度的振幅已接近或超过了过去一年。上证综指季度振幅达15.9%,去年一年上证综指从低点到高点的振幅则为14%,而万得全A当期振幅也分别达到15.7%和17.3%。
不仅市场波动加大,市场结构分化也加剧。以上证50为代表的价值和创业板指代表的成长,二者之间的轮动非常剧烈,如果从2月9日起算,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创业板指和上证50涨跌幅的最大差距已经拉到2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差距也仅为22个百分点。这种整体振幅的扩大以及结构剧烈的变化让投资者不适应,市场预期也非常不稳定。经过一季度极致的风格演绎后,不少机构表示,针对后市,投资者应淡化风格、深化价值,侧重业绩这一主轴。
此前天风证券强调,从预期层面而言,针对成长股市场至少在两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中小票业绩大概率要分化,“散乱差”股票业绩表现依旧会很差;第二,此前连续依靠外延并购保持高增长的公司,尤其是业绩承诺在近期结束的,业绩也大概率要出现风险。此两类股票大部分机构都不会去碰,因此,如果这些股票在未来出现业绩“爆雷”的情况,将对成长风格的短期情绪产生扰动同时带来成长风格的下跌。因此,后市成长风格延续性的关键仍有赖于龙头成长股的业绩情况。
海通证券亦表示,当前市场氛围远没有达到2015年牛市中后期的大量增量资金蜂拥而至、市场风险偏好很高的情形,更像2013年。回顾2013年成长风格最终在4月确认,而本轮创业板占优则起始于2月中旬。这是年初躁动行情的轮涨叠加政策面利好中小创所致。不过,上涨能否持续的关键还是要看4月公布的业绩。
延续这一逻辑,该机构进一步指出,2018年创业板盈利增长速度虽会出现改善,不过幅度或将远不如2013年,风格上出现2013年“一边倒”情形的可能性也不大。有鉴于此,随着4月财报的密集公布,最终市场仍将以业绩为王并走向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