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银行解禁“惊艳” 次新银行股陆续破发
11 月29日,吴江银行(603323.SH)迎来首发限售股解禁,相比此前解禁通常即跌停,吴江银行当日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人意料,早盘开盘低开2.17%,随后盘整展开震荡,午后随着张家港行(002839.SZ)强势封上涨停,次新银行板块也出现快速拉升。截至收盘,吴江银行上涨3.98%,收报8.62元,给此前担心其跌停的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
上海银行成次新银行板块中首只破净股
虽然解禁当日吴江银行表现得较为强势,不过盘中价格仍然刷新今年的新低,一度达到8元。
其实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影响已提前显现,上周吴江银行周跌幅超过16%,距上市以来最高位已“腰斩”,同期,中小银行指数上周涨幅为1.57%。随着吴江银行的解禁,目前次新银行板块中仅有张家港行还没有首发限售股解禁。
吴江银行最近以来的出现跌势明显的轨迹来自一份“解禁”公告。11月23日晚间的这份公告称,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所涉及股东1006名,上述股东持有限售股共计46197.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1.9%。这一解禁份额按照11月28日的收盘价计算,市值约为40亿。其中包括吴江市华厦建筑有限公司持有的0.62%股份、吴江市阮氏化工有限公司持有的0.58%股份、苏州市罗森助剂有限公司持有的0.56%股份、崔建强持有的0.44%股份、吴江市俊达织造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0.43%股份、其他1001名股东持有的29.27%股份。
“本次解禁的吴江银行的原始股东基本上都是民营公司,而且股权过于分散,可能导致股东无法对公司进行有效管理以及合理控制。且原始股东持有成本较低,一旦限售股解禁,抛售套现的意愿会比较强,虽然当日的整体表现反常,但是仍要提防回调的回马枪,暂时多看少动为主。” 煜融投资总经吴国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次新股会有一个估值回归的过程。首先,次新银行的估值远高于其他银行。目前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市盈率基本处于6-10倍区间,市净率普遍在1倍左右。如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市净率都在1.1倍之下,其中中行和农行甚至不足1倍,而吴江银行的动态市盈率高达15.1倍,市净率也在1.5倍,高于板块平均水平;而从竞争力上来看,由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地域性较明显,通常只能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经营,区域扩张网点难度较大,收入结构单一,多数情况以利息收入为主。根据吴江银行2017年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营收20.09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18.45亿元,占比达91.84%。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次新银行板块的调整仍有空间。
随着调整的加剧,次新银行也加入破净行列,目前上海银行(601229.SH)已经跌破净资产,最新的收盘价为15.2元,相比每股净资产15.91元,有一定的距离,市净率为0.96倍。江苏银行和杭州银行(600926.SH)则濒临破净边缘,前者的市净率为1.02倍,后者为1.06倍,其中江苏银行(600919.SZ)近期曾出现过盘中破净的情况。
目前市净率最高的次新银行股依然是张家港行,目前达到2.38倍,是银行板块中唯一超过2倍的企业。紧随其后的是宁波银行(002142.SZ)和招商银行(600036.SH),分别为1.91倍和1.7倍。
11家银行排队等待IPO
“虽然银行板块近期出现了调整,部分次新银行的跌幅也较大,但是我们依然看好银行,其中的原因是中期经济乐观,不良率有望继续改善,息差温和上升,银行明年初或将迎来估值切换,在估值盈利双升的背景下,继续走牛依然是大概率事件。”国泰基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二级市场上银行板块被资金看好,渴望在A股登陆的银行也翘首以盼。
11月14日,成都银行通过发审会,成为2017年首家过会的银行,同时也是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这是自张家港行实现A股上市以来首家成功过会的银行。张家港行获证监会核准的银行则要追溯到2016年12月10日。
除了成都银行之外,目前还有青岛银行、浙江绍兴瑞丰农商行等11家银行在排队。不良率高企成为部分城商行、农商行需要面对的“拦路虎”。
从不良贷款率增减幅度来看,11家银行6家上升4家下降。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研究指出,“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连续第四个季度环比持平;不良贷款余额1.67万亿元,环比增长2.12%。行业内部资产质量分化。”
业界普遍认同的问题是,大部分中小银行不但业务同质化严重、贷款集中度过高,而且地方债务在资产结构中占比过高等结构性问题突出,其潜在的风险或会导致银行IPO搁浅。此外,有些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复杂、内控体系薄弱等问题也是阻碍其上市步伐的主要原因。
而且,监管层也在不断强调,当前广大中小银行亟须查漏补缺,如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不能因为一些利益驱动随意扩大放贷规模,放松对贷款的审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