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挖掘

最冷IPO审核月的背后:有投行人士谋求转型

来源:互联网

2018年的第一个月,二级市场在沪指不断创出阶段新高中热火朝天,一级市场的不少从业人员却大呼“日子难过”。

据统计,1月份,发审委共计审核了50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只有18家获得通过,通过率36%,甚至出现了一批7家上会企业6家被否、仅1家存活的情况。

新一届发审委自2017年10月起开始履职,至今不足半年,然而其严格的审核标准,让拟IPO企业通关过会的成功率骤降至不足五成,这样的审核通过率,自然也改写了投行圈的生态。

“我们圈子里现在大部分人比较悲观,特别是中小券商,本来能拉到的项目质地就比较一般,所以有些可能会趋向于去做业务转型,比如做重组、再融资、ABS之类。”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这样说道。

“去年上半年很多过会的企业,放到新一届发审委来审的话,都过不了”

“从我身边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都认为,目前的审核尺度会延续下去,而且延续到什么时候也不好说。”一位就职于上海某券商投行部的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这样表示。

上述业内人士说:“我倒没觉得最近重新变严格了,新发审委根本就没有松过,只是最近被否的数字看起来比较夸张。其实上周集中爆发可能跟这些上会企业的质地有关系,最近上会的都是在会时间很长的企业,有些本来就是有问题,所以拖着在处理的。”

新一届发审委的严格程度和过去相比,显然上了一个台阶。

“现在的审核标准比以前严了很多,以前根本没法比。甚至可以这么说吧,去年上半年很多过会的企业,放到新一届发审委来审的话,都过不了。”这名业内人士说。

拟IPO企业被否,受影响的可不止是这家企业本身。作为中介机构,投行往往一个项目就要跟踪进行三四年时间,而一旦上会被否,也就意味着项目失败,投行项目组也就无法拿到相应的酬劳,这三四年的辛苦基本上就此化为泡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开始另谋出路。

“我们圈子里现在大部分人比较悲观,特别是中小券商,本来能拉到的项目质地就比较一般,所以有些可能会趋向于去做业务转型,比如做重组、再融资、ABS之类。”上述投行人士这样说道。

“雷区”不少,“是否干净”成重点关注对象

那么,在仍然坚守IPO项目的投行人士看来,怎样的企业才能入得了新发审委委员们的法眼?

一位从事IPO业务的业内人士这样总结:“其实也没有量化的标准,笼统来说就是干净、营收规模大、利润高、行业前景好。干净,按照现在的审核尺度肯定是第一位的,还有就是持续盈利能力,也比较看重。”

所谓“干净”,其实本质在于合规。从新发审委履职以来的审议结果来看,被否企业往往存在关联交易、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财务数据异常、股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以近期审核批次中,通过率最低的一批,即1月23日“审7否6”为例。在这位从事IPO业务的业内人士的梳理下,澎湃新闻记者发现,根据证监会的公告,被否的6家企业中大多都存在如上文所说的不规范、不合理的情况,关联交易、持续经营能力、财务数据则是踩雷最为频繁的“雷区”所在。

比如,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及的问题就包括,报告期内子公司因环保违规被处以8项行政处罚,因安全生产问题被处以3项行政处罚,收购47家公司后行政管理人员数量却逐年减少,从而引发对于业绩可持续性以及内控制度的怀疑。

“报告期末,部分养殖场密度高达2头/平方米”这一微小的数据,换成大白话就是一平方米养了两头猪,在成为网络流传的段子同时,也因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而受到发审委的关注。

北京挖金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和间接来自中国移动的收入逐年增长,目前占营业收入比例已接近80%,这使得发审委怀疑,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过大,是否将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的可持续性。此外,发审委指出,手机话费支付方式今后存在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替代的风险,意味着行业前景并不被看好。

而申联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发)则存在与关联方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的问题。财务数据方面,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没有给出合理解释,加上发行人与技术方之间的纠纷,前市场总监王某的行贿案件,都成为阻挡成功过会的“拦路虎”。

推荐阅读

Copyright© 中华前沿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