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保代剖析IPO过会率新低:三大因素共振
近日,新股首发(IPO)过会率之低刷新了市场的想象,先是7家上会只有1家通过,次日又出现5家上会1家通过。
在当前低过会率的背景下,曲径首次回顾自己的投行生涯,讲述企业上会的注意事项、新一届发审会关注的重点,以及被否企业的主要原因等。
他说,目前这么低的过会率是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IPO项目本身的质地也有所下降,而且发审会现在更关注项目的合规性——诸如连续三年都必须合规。在持续盈利能力方面,投行内部选项目也形成一个不成文规定,三年盈利不超1个亿的企业不接。
三重因素叠加
曲径于2006年开始从事投行工作,在他记忆中,每一届发审会委员上任的初期,对上会的IPO项目审核都会比较严格。
按照发审会委员换届规则,每届任期1年,可以连任,不过连续任期最长不超过3届。自去年10月17日新一届发审委开工至今,已经审核了128家(包括二次上会)公司的IPO申请,其中65家获得通过,53家被否,10家被暂缓表决或取消审核,通过率仅为51%。
51%的过会率之低,可能让许多从业多年的投行人士大跌眼镜。
“每一届发审会委员换届之初,审核的尺度都会更紧一些。当然,如果只是这个因素的话,那这样低的过会率就不会持续太久”,曲径认为,过会率这么低,其实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目前大部分排队IPO的企业,是原来堰塞湖排队至今的企业。许多优质企业已经先行上会,遗留下来的一些还有些瑕疵。”曲径表示,“部分企业质地也确实相对差了一些。”
此外,目前退市制度还没完善,发审委必须严格把控上市企业质量,而不能按原来“注册制”思路,只关注真实性和信息披露是否充分,还需要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合规性等方面把好关。
“现在一些投行自身内核的标准是,连续三年累计盈利不达到1个亿的项目也不接了。”曲径补充说,“一般来说,持续盈利能力差的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相对较弱。”
发审会更关注合规性
曲径作为和发行人多次上会的保代,他有一个最直观的感觉是,IPO审核重点关注合规性。
每一家拟IPO企业上会之前,都会先经过预审环节,由审阅过招股书的预审员先给告知书,然后企业再做出整改和书面反馈。等正式到了上会那天,几位发审委员也会结合预审报告,先行讨论关注问题,然后再让发行人和投行进场答辩。
曲径说:“现在发审委委员讨论的时间明显变长,以前也就半小时左右,而最近常常要先讨论一个小时,再决定是暂缓表决,还是让发行人和保代进场答辩,答辩时间也调整为40分钟左右。”
除了时间上的变化,从近期提问的内容,发审关注的问题自然也避不开持续盈利能力、财务规范、合规风险、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关注合规性。
“最明显的一点是,发审会对合规合法性的关注非常高,并且对三年报告期内的污点容忍度低,以前只要规范后不存在问题基本可以通过,现在要求三年一直是个好孩子。”曲径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关联交易曾经借款给大股东,或者免费租用母公司的办公楼,又或者土地或物业临时改变规划用途等,这些现在都成为规范性的问题。”
曲径提醒,“三类股东”中的券商集合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的持有人需要穿透,不过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新三板转板的企业身上。此外,除了涉及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特殊行业外,原来过会比较困难的“服装”“农业”“餐饮业”的项目也有成功闯关的案例,不过,农业企业仍需注意增值税税负低问题及销售数据真实性问题。
今年投行的日子不好过
曲径回忆,在他超过10年的投行从业经历中,IPO审核节奏和政策有周期性,谁也没有想到此前IPO“堰塞湖”的项目排队了2年才能上会,而现在项目上报之后大概半年就能上会。
他透露,也正因为这样,许多投行此前有“占位”的想法——有瑕疵的项目先上报再慢慢整改,而现在必须转变思路,成熟一单再上报一单。
截至1月24日,今年以来发审委共审核了36家企业,过会的仅14家,过会率仅为39%。
对此,曲径开了个玩笑:“过不了会,已经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多数投行都会遇到一些项目被毙掉。不过,过会率太低会影响投行的品牌,但发行人如果不同意主动撤回,也还得一起应对。”
那么,被否的企业怎么办?实际上只要没有硬伤的企业,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规范,二次上会的通过率就会更高些,被否之后等待“不予受理”的行政通知书大概需要2个月时间,然后再走重新上会的流程需要半年时间,加起来最快8个月之后又可以再次申报IPO。
不过他也表示,今年投行日子不好过,尤其是专门做IPO的团队。而在IPO之外,市场利率太高,加上监管政策控制,债券也很难发行;并购重组市场会稍微好转,由于IPO门槛抬高,又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并购;投行发力的重点可能转移到再融资、配股等项目,尤其是可转债业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