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批文“临停”引猜想:次新股迎潜在利好
每周五晚间证监会例行核发的IPO批文在2月9日却并未如期而至,而且,截止到2月11日晚间,证监会仍未发布IPO批文的最新消息,在大盘指数遭遇大幅下跌的背景之下,IPO批文的“临停”引起了市场极大的猜想。有业内人士认为,IPO批文此次出现的“临停”现象或许是监管层释放的一种呵护市场的“信号”,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此举只是监管层在春节前后的一种正常的节奏调节。
迟迟未发的IPO批文
众所周知,以往在每周五晚间证监会都会核发一批IPO批文,但截至2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前,证监会仍未发布上周的IPO批文,出现“临停”现象。
交易行情显示,2月5日-9日,A股三大指数均出现大幅下挫,创业板指更是创出了近三年新低,个股“跌停潮”不断。在此背景之下,IPO批文的“临停”被一些市场人士解读为或许是监管层的“呵护”市场行为。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此表示,此次新股发行临时停止的可能性有两个。其一,表达了监管层呵护市场的一个态度;其二,可能是为了避免春节这个因素做出的调整。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A股国际化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外围股市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A股的走势。但基于A股前期已经有所调整,本轮全球股市暴跌,更多的是短期影响到A股的预期和情绪方面,整体而言,对于A股市场并不会构成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IPO批文未发可能会有监管层“护盘”的考量,但不是主要因素。A股历史上也出现过IPO批文的空档期,更多的是监管层根据发行节奏的合理科学安排。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也对此表示,IPO“临停”在目前市场比较弱的情况下,本身客观上会对市场产生些许的安慰作用。但他并不认为监管层会主动地把这种“临停”IPO的行为作为调节市场的重要工具。“审核IPO批文在节奏上并不会构成监管的一个政策或动向。通过率的变化会传递一些信号,但是像这种节前临时安排,除非节后继续出现,那么才是一种信号,否则的话是一个技术性的变化或者调整。”王剑辉如是说。
宋清辉同时表示,本次IPO批文“临停”现象也可能是春节前后放缓的一种节奏。王剑辉则表示,“2月12日开始工作日比较少,这样对于证监会最后通过批文,公司再去办理实施后续的一些手续,时间上的安排不是很充分,所以在技术操作方面,考虑到方便,证监会也可能对IPO批文进行‘临停’”。
恐为暂时性现象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股提速发行已经呈现常态化,此次IPO批文出现“临停”现象也只是暂时的,并且在免费打新的模式之下,新股的“抽血”压力对于市场而言并不大。
宋清辉认为,此次IPO批文核发出现“临停”应该只是暂时现象,毕竟新股发行已经常态化,对于A股市场而言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在目前的模式之下,新股常态化发行对于二级市场而言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因而预计不会出现长时间暂停核发IPO批文的现象。”宋清辉如是说。此外,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而言,市场大跌与新股发行本身并不存在重大关联关系,即便是暂停新股发行也不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利好,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刺激预期。
就证监会近五周核发的IPO批文信息来看,拿到批文的公司数量普遍较少,筹资总额也并不高。
具体来看,2017年12月29日证监会核发了南都物业等3家企业的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10亿元;2018年1月5日证监会核发了奥飞数据等3家企业的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22亿元;2018年1月12日核发了华西证券等3家企业的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62亿元;1月26日证监会核发了江苏金融租赁等3家企业的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49亿元;在最近一次证监会核发了华夏航空等4家企业的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51亿元。
次新股迎潜在利好
王剑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IPO批文“临停”还是“不临停”对市场实质性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既然IPO批文“临停”了,客观来讲对市场还是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李大霄同样认为,IPO批文“临停”这个举措对市场是有好处的。另外,此次IPO批文“临停”可能会导致次新股较为活跃。
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同样认为,IPO过会率以及批文的核发数量等因素都会对二级市场的新股炒作产生直接影响。“过会率低或者核发数量低于市场预期都会对次新股产生一定利好,现如今如果IPO批文‘临停’可能会给市场制造炒作次新股的机会。”该私募人士称。据悉,自打发审委履职以来IPO的通过率一直较低,其中在2018年1月就曾出现过“7过1”、“5过1”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次新股已出现一波“炒作”行情。在上周大盘遭到重挫的情形下,以天永智能为代表的次新股板块却出现了逆势走强迹象,其中,天永智能已经连续收获了三个涨停板。此外,次新股盈趣科技更是遭到数家机构抢筹。2月8日,买入盈趣科技金额最大的前五席位中,有3家席位为机构专用席位,买入金额分别约为6846.94万元、6228.42万元以及3108.69万元。而在市场整体疲软迹象下,机构大手笔扫货的情形并不多见。王剑辉进一步指出,目前监管层可能还在评估过去两周以来市场的剧烈波动,市场更应该关注针对此次的这种剧烈波动监管层会有一些什么举措或者是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