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挖掘

长城证券上会 券商IPO提速显融资刚需

来源:互联网

券商的IPO节奏在近期明显加速。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长城证券的IPO于4月10日(本周二)上会审核。

这已不是近期拟IPO券商上会审核的孤例。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数据统计,从今年2月至今,已有包括华林证券、南京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三家券商先后过会。

随着监管层对证券业的从严监管,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金在行业竞争中正在变得更加重要,这也是助推不少券商积极争取排队上市的原因。

长城证券“临考”

虽然终于迎来上会窗口,但长城证券此前的IPO之旅并不太平。

早在2015年底,长城证券就进入了上市辅导期;而在次年9月,申报上市的长城证券也已完成了预披露。

但历经从初次预披露至今,时间已过去2年多,方才得以上会,同期对比如今已过会的南京证券,其进入辅导期的时间比长城证券还要晚长达半年,其间长城证券还因一次更换保荐人而一度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和许多中小券商相似,长城证券更新的2017年业绩,显露了证券业结构性下滑的冰山一角。

据最新的招股书披露,长城证券201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9.51亿元和8.96亿元,两项指标分别同比下降达-15.30和-8.58%。

4月9日,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IPO常态化、市场活跃度下降等事件催动下,证券行业的马太效应正在加剧,而中小券商的业绩下滑具有共性。

“IPO、固收的投行业务往往被大券商收揽,小券商依赖的经纪业务也向一些头部机构集中。”上述分析师表示。

不过从长城证券的收入结构来看,长城证券也正在摆脱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占比从2015年的60.72%下降至49.93%,而利息收入则由8.72%上升至13.04%。

在一位接近长城证券人士看来,虽然业绩出现下滑,但其顺利过会仍是大概率事件。

“不出意外,过会是没问题的。”4月9日,一位接近长城证券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券商都是长效化的被监管机构,监管层对证券经营机构的了解和沟通是比较多的,如果真有问题,很有可能在材料受理等环节就被拦下了。”

这一预期并非没有依据,历史数据显示核准制下券商IPO的上会成功率几乎是100%。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数据统计发现,除山西证券2010年7月上会曾出现取消审核外(时年9月再度过会),发审委机制下的券商IPO共过会23家,从未发生过一起被否案例或其他例外。

据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长城证券扣非后每股收益约为0.31元,而按照当下23倍市盈率计算其发行价或不超过7.13元/股,这意味着5亿股发行量将形成约35亿元的发行规模。

券商上市“刚需”

长城证券的即将上会,只是今年以来券商上市节奏提速的缩影。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如果长城证券成功过会,也意味着虽然年未过半,但2018年券商IPO的上会数量已达4家,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

“开年以来券商IPO提速有多重原因,一方面监管层要做大直接融资,这需要中介机构的发展壮大。”4月9日,上海一家大型券商保代表示,“另一方面随着堰塞湖的化解,许多排队券商的上会窗口也刚好到来。”

事实上,后续还有诸多券商处于IPO排队状态。统计显示,截至4月9日,除即将上会的长城外,有天风、东莞、红塔、国联、中泰五家券商处于排队状态。

前述非银分析师则指出,当下诸多券商密集排队、上会的背后,也有着行业转型、风控的多方面“刚需”。

该分析师表示,当前券商转型的重要方向是从传统的经纪业务向资本中介服务商转型,而资本业务所需要的资本金必然需要通过上市募资所取得。

仅以即将上会的长城证券为例,其在募资用途上,的确足以管窥这种行业趋势。据招股书披露,长城证券的募集资金重点使用方向主要包括“加大资本中介业务的资金配置规模”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扩大资本型业务的投资规模”。

同时,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的确也是近年来长城证券收入的重要组成。报告期内,长城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分别为 9.00亿元、6.06亿元和6.23亿元,虽然规模逐年递减,但对在收入中的占比却分别为 17.97%、17.38%和 21.11%,呈逐年递增趋势。

此外推动券商上市也是当前政策对于金融防风险的要求。

该分析师亦指出,当下中小券商的争相上市也是对于当前证券业出现“强者愈强”效应的应对。

“大券商大多上市了,补充资本能力也很强,而小券商如果不想掉队,那么上市显然是个必选项。”该分析师强调。

推荐阅读

Copyright© 中华前沿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