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华阅读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迎机遇

来源:互联网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近日举行全国水泥窑系统处置创新发展大会在获悉,目前全国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线约80条,全国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规模已达到每年500万吨,处置市政污泥能力近每年200万吨,危险废物核准能力超过每年150万吨。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备受青睐,在城市固废和危废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陈国庆表示,目前我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能力提升有很大空间。而水泥窑具有高温煅烧和强碱性气氛等独特先天优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各类废弃物,能有效抑制处置过程中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处置彻底,实现固废全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减少资源能源消耗,节约土地,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因而协同处置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线约80条,占水泥生产线比例的5%左右,其中生活垃圾处置线43条、年处置能力约500万吨;污泥处置线24条、年处置能力约195万吨;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30家,核准年处置能力约152万吨。目前,在建和拟建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还有90多条。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目前,以华新、金隅、海螺、中材国际、华润等为代表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近年来,金隅承担了两项水泥窑协同处置领域的973项目以及10余项国家863和“十二五”支撑项目,参与和主持了多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国家标准,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和奖项,形成了较完备的技术体系。金隅集团总经理曾劲表示,“十三五”期间,金隅将继续以水泥窑协同处置为基础,逐步提高废物处置能力和环境服务能力,将完成50余个水泥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

华新水泥副总裁彭清宇透露,目前,华新水泥正在建设的武汉市长山口项目(处置2000吨/日)将成为全球处置规模最大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态预处置示范工厂。

除上述企业外,葛洲坝、拉法基、红狮、台泥等水泥企业也陆续开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作,有力带动了行业协同处置产业的发展壮大。

面临三大制约因素

尽管水泥窑协同处置事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但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陈国庆表示,目前政策支持的力度还存有不足。相对于垃圾焚烧发电有明确清晰的优惠支持政策,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支持政策尚显笼统,各地支持程度不一,没有专项、统一的政策尺度可依。

相关数据显示,近20年来,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给垃圾发电行业惠以“高精先”的补贴确实很不少。以2013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垃圾发电共处置原生垃圾4000万吨,获中央和地方补贴共约68亿元;同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原生垃圾180万吨,仅获地方补贴1亿元,中央补贴为零。

陈国庆表示,除此之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装备研发有待进一步提升,推广力度也有待加强。他透露,目前,已投产运行和在建、拟建的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水泥行业生产线总比还较低,尚不足10%。而《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生产线占比要达到15%-20%。

推荐阅读

Copyright© 中华前沿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