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港口煤运形势分析及展望
去年,我国环渤海港口合计发运煤炭6.76亿吨,同比增加7945万吨。我国煤炭市场供需两旺,沿海煤炭运输繁忙,煤炭交易较为活跃,环渤海港口除天津港煤炭发运量出现下滑以外,其余港口煤炭发运量全部飘红,保持正增长。
去年,在进口煤小幅增加的情况下,沿海煤炭运输依然繁忙。环渤海各大主力港口加强调度指挥,搞好车船货的有效衔接,提高煤炭运输效率,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一、去年沿海煤炭运输市场趋好
去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的拉动,我国建筑、机械、汽车、能源、造船、家电、集装箱等主要下游行业钢材消费量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我国煤炭供需结构呈现紧平衡、阶段性偏紧的状态。
全年,环渤海港口发运煤炭数量达到6.76亿吨,同与增长7945万吨。去年,随着下游需求的转好,煤炭供应量的增加,沿海煤市供需双高。而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管理制度的出台,部分库存偏低的电厂积极补库,带动煤炭运输市场趋好。
去年,秦皇岛港吞吐量再次超越黄骅港,重新夺回国内“第一运煤大港”桂冠,黄骅港紧跟其后,全年完成煤炭吞吐量位居第二位。两大运煤港口分别是大秦线和朔黄线的配套港口,担负着“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去年两大港口完成任务量取得优异成绩,秦港煤炭吞吐量大幅增加,而黄骅港完成煤炭吞吐量也创下历史新高。
其它环渤海港口:京唐港、国投京唐港、京唐港36-40#泊位、曹妃甸港煤二期、国投曹妃甸港是传统的大秦线配套港口,也是新上马的蒙冀线受益港口;但受限于资源紧张,其他铁路线分流等因素影响,尽管唐山几大运煤港口煤炭吞吐均保持增长势头,除了国投曹妃甸和曹妃甸煤二期两个码头增量较大以外,其余煤码头增幅较小。受汽运煤叫停影响,现有的天津港集港铁路不能充分发挥能力等因素影响,天津港煤炭吞吐量出现大幅下降,全年完成煤炭吞吐量7980万吨,同比减少2980万吨。我国山东、江苏一带的青岛、日照、连云港等发煤港口以及东北锦州、营口等运煤港口设计能力较小,几个港口煤炭进出保持双低,煤炭发运量变化不大。
二、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大幅增加的原因
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主要用电行业需求回暖。尤其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开工率较高,工业用电复苏,煤炭需求出现大幅增长;除去建材行业以外,电力、钢铁、化工行业用煤同比均为正增长。受高温天气影响,去年夏季,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电厂耗煤保持高位;冬季,枯水季节,水电运行减弱,“海进江”船舶也出现增加,拉动全年煤炭需求看好。据统计,去年,我国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数量同比增长12.8%。
作为国内煤炭供给的补充,在国内煤炭供给阶段性偏紧的状态下,去年,我国进口煤数量也出现反弹,全国煤炭进口2.7亿吨,同比增长6.1%。其中,75%左右进口煤直接或者间接供应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在煤炭需求增长、先进产能释放、取消汽运煤集港等利好因素带动下,环渤海港口货源调进出现明显回升。鉴于秦皇岛港在平抑煤炭价格、平衡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要求增加秦港方向煤车数量,打高秦皇岛港场存。为平抑煤价、稳定煤炭市场供应,国家发改委、铁总、太原路局采取了增加铁路发运量、提高秦港存煤的措施,使秦皇岛港方向货源调进有了充足的保证,秦港运输能力强、堆场面积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铁总也集中大秦线主要优质资源,供应给秦皇岛港。去年,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同比出现大幅增加,秦皇岛港完成煤炭吞吐量2.15亿吨,同比增加5570万吨。
“第二运煤通道”不甘示弱,“准池线-朔黄线”组合优势明显,运费低廉,较其他运输通道每吨节省费用15元/吨左右,吸引了内蒙西部煤炭到港中转,煤炭运量快速增加。去年,黄骅港完成煤炭吞吐量1.93亿吨,同比增长1980万吨。其它环渤海港口京唐港、国投京唐港、京唐港36-40#泊位、曹妃甸港煤二期、国投曹妃甸港煤炭吞吐均保持增长势头。受汽运煤叫停影响,天津港煤炭吞吐量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大幅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去年,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发电量、用电量同比增加,电煤需求大幅提升。尤其冬季和夏季用煤高峰,季节性需求叠加工业用电走强,电厂负荷提高,耗煤量大幅增加,拉动煤炭市场需求看好。二是随着山西、内蒙等地煤炭先进产能的陆续释放,煤矿生产和销售数量保持增加态势,为环渤海发煤港口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尤其大秦线和朔黄线配套港口机遇增多,优质煤炭集中发运,带动煤炭发运量增加。三是鉴于进口煤不断增长的态势,国家为将去产能成果留在国内,于去年7月1日起,限制南方二级港口进口煤炭,有效的控制了外贸煤炭的进口量;尽管去年进口煤仍呈增长态势,但增幅较小,对国内市场影响减弱,尤其沿海地区对国内煤炭需求大幅增加。四是大秦线、朔黄线铁路煤炭运输效率大幅提升,煤炭发运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去年,受汽运煤减少,大量蒙西煤炭回流等因素影响,大秦线、朔黄线运量出现大幅增加,大秦线完成货物运量43238万吨,同比增加8113万吨;朔黄线完成货物运量3.04亿吨,同比增加3200万吨;侯月线完成8322万吨,同比增加430万吨,增幅5.4%。
三、各港口加快运输,煤炭供需双高
去年,秦皇岛港抓住大秦线集中发运的有利时机,通过发挥堆场大、垛位多、装卸能力强的优势,领导和业务骨干分片包干,都有自己负责的货源腹地和用户群,积极走访用户,了解用户需求,为客户解决困难,取得了重点客户的支持。去年,“三西”地区多个重点产煤集团大幅增加从秦皇岛港的煤炭发运量。仅神华、伊泰两大煤炭集团在秦皇岛港就增加了煤炭运量1600万吨,而中小煤矿和贸易商也增加了部分煤炭运量。电力企业也积极支持秦港煤炭运输,华能集团大幅减少进口煤的采购,增加秦皇岛港的平仓下水煤炭数量;大唐、国电、浙能也加大在秦港专用场地的运输中转数量。为去年秦港煤炭运输创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拉动秦港运输形势走出低谷,再次重返“第一运煤大港”行列。今年,秦皇岛港煤运主枢纽港的重要作用继续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上下游客户将继续支持秦港运输,秦港资源、运力将继续增加,今年煤炭吞吐量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态势。
黄骅港增量较为可观,尽管去年部分原属于黄骅港的部分内蒙资源调往“大秦-秦皇岛港”通道下水,但黄骅港煤炭运输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黄骅港拥有煤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工程,合计煤炭运输能力为1.83亿吨/年,去年,煤炭吞吐量超过了其煤码头设计运输能力。2016年,准池线运煤铁路投产后,“准池-朔黄-黄骅港”运煤通道的运距近、综合成本低的优势开始显现。加之,黄骅港设备、设施对外开放,非神华煤炭也可以进入黄骅港中转下水。前年和去年,黄骅港新增大量伊泰和准混货源进港,为朔黄线和黄骅港煤炭运量实现大幅增加奠定基础。黄骅港搞好车船货的有效衔接,提高生产效率,去年完成煤炭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四、今年秦皇岛、黄骅港将继续领跑
随着准池线的开通运营,朔黄线运量大增,我国沿海煤炭运输格局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尽管去年,秦港和大秦线煤炭发运量出现同比增加,但较巅峰时相比,仍有小幅减少。此时,黄骅港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弱点,在下游煤炭需求转好、煤船集中到港的情况下,黄骅港堆场小、垛位少等劣势进一步显现,容易造成煤船压港现象发生,影响了优质煤炭的正常中转,容易造成下游用煤紧张,沿海煤炭运输市场不均衡。
考虑到煤炭发运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确保下游用户的可靠供应,国家有关部委要求增加“第一运煤通道”的煤炭运量。主力煤矿将部分伊泰、神华等内蒙西部资源调回“大秦线-秦皇岛港”运煤通道。加之,秦皇岛港在平抑煤炭价格、平衡煤炭市场供需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运煤通道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铁总也集中大秦线主要优质资源,供应给秦皇岛港。预计今年,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同比去年将出现小幅增加,而黄骅港运量也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
北通道铁路煤炭运输仍以大秦线和朔黄线为主,其中大秦线运力还有增量空间,今年将达到4.5亿吨,大秦线的分支:大准、准朔线等一系列支线仍将继续发挥作用。随着新增集运站供应能力的不断增强,朔黄线运量快速增长,加之配套港口运能的提高,神华煤运输将更加畅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随着巴准线与准池线陆续通车,蒙西货源外运灵活性增强。第三运煤通道:蒙冀铁路早已投产,但逐年增加数量有限。汽运煤减少后,铁路运输压力加大,也为铁路增加和开辟新货源提供了先决条件。今年乃至明年,铁路运力瓶颈仍然存在,铁路运输将呈现阶段性紧张,运能稍显不足,大秦、朔黄线压力增大。
今年,预计电力企业的刚性需求仍会支撑沿海地区煤炭需求总量,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发展形势下,电力行业耗煤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加,全国煤炭消费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尽管“煤改气”和特高压送电对沿海动力煤消费量有影响,但工业企业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将继续改善。今年,预计国内煤炭市场会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并可能出现阶段性偏紧状况,市场煤价格随季节变化而出现抛物线式的波动。
今年,预计进口煤将同比去年有所减少,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量将超过去年水平。其中,大秦线、朔黄线和蒙冀线的配套港口有铁路运力支持,有充足的货源和可靠的运力,拉动秦皇岛、黄骅港、国投曹妃甸港、曹妃甸煤二期等港口运输势头继续看好,吞吐量同比去年增长将不在话下。
未来几年,沿海港口煤炭运输结构和“三西”优质资源继续向环渤海四港(秦皇岛、唐山、黄骅、天津)集中,其合计煤炭发运总量占全国北方港口发运总量的比重继续保持高位,在“北煤南运”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