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花期查治豆野螟
来源:互联网
豆野螟是豇豆、刀豆、扁豆等豆类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重。今年入梅以来,雨日和降雨量较常年明显增多,多雨天气不利于早期药剂防治和控制虫口密度,同时早、中茬豇豆也进入开花结荚期,为豆野螟的虫源早期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寄主条件。随着近期温度进一步升高,豆野螟的发生将进入盛期,生产上应注意防治。
豆野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发生4~5代。成虫夜间活动,卵多产在始花至盛花期的豆田内,卵粒产在花蕾或花瓣上。初孵幼虫即蛀入花蕾或花器,取食幼嫩子房花药,被害花蕾或幼荚不久同幼虫一起掉落,幼虫再次返回植株转移危害蛀食花或幼荚。3龄以上的幼虫除少部分继续危害花外,大部分蛀荚危害,少数也可吐丝卷叶危害。
药剂防治豆野螟,可选用10%虫螨腈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1300倍液,或50克/升虱螨脲乳油1000~1500倍液,或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30%茚虫威乳油1500~3000倍液,或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50~400倍液,或100亿PIB/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300~500倍液,或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50~3000倍液等喷雾。针对初孵幼虫蛀花、老熟幼虫转移危害的特点,喷药最佳时间在上午7—10时豆类花盛开时,重点喷药部位为花蕾和嫩荚。豇豆、刀豆、扁豆都是连续性采收的作物,防治用药要重视安全间隔期与交替使用,防止农药残留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