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汤原循环农业借力“牛”经济
9月27日16时,汤原县胜利乡齐心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舍里,上百头西门塔尔牛准时开始晚餐。配餐员骑着电动摩托缓缓驶入,这些卷毛头发、身披黄白花外衣,洋范十足的大家伙顿时绅士风度扫地,从围栏里探出头来争抢着美食。
以黄贮秸秆为主,搭配豆粕、酒糟、微量元素,这样的营养餐是牛的标配食。合作社理事长霍清滨说,利用黄贮秸秆养牛,秸秆有了去处,牛有了口粮,耕地有了肥料,可以实现农业与牧业结合,农业牧业双丰收。
霍清滨于2015年、2016年相继办了齐心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溯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两社连接、种养结合的经营方式,“一是看好农业循环经济的前途,二是县里的扶持政策全面到位。”为此,霍清滨流转了450亩地,并且与农户签订了十年期承包合同。
在肉牛养殖小区里,几百个秸秆黄贮饲料包布满了大院。霍清滨指着院子中间的几台机械告诉记者,去年投入100万元购置了搂草机、秸秆打包机、TMR全混合日粮搅拌车、粪肥还田抛撒车等农用机械,“有了这些机械,我们可以把没人要的秸秆变成饲料,把牛粪添加益生菌通过阳光发酵房快速发酵,生产出有机肥,再进行粪肥还田种植有机水稻,有机水稻秸秆饲料又可以提升牛肉品质,形成产业链的无缝循环。”
目前,联合社经济效益已初见成效,水稻通过县里的电商平台与北京睿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合同,外销大米每斤18元。去年冬天第一批购进的架子牛,现在大多长到1300多斤,正准备出栏。
汤原县具备发展种养加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基础,2016年全县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70万亩和87万亩,秸秆产量达到115万吨;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迅速,2016年末奶牛存栏2.3万头,肉牛、生猪、大鹅出栏分别达到1.5万头、108.8万头、50万只。
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汤原县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于2016年、2017年先后出台了《汤原县实施种养加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广意见》《汤原县加快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2017年加快种养加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大力发展种养加结合的循环农业。并成立了全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
下设的推进办公室副主任王向前告诉记者,目前,汤原县正在把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种养加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上倾斜,并且发展迅速,成果明显,前景光明。
2016年县财政已划拨1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肉牛养殖场建设、机械购置、益生菌使用等各项补贴。2017年预计投入补贴资金3500万元。
2016年,全县共建设6个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10个循环单元,每个单元包括100公顷集中连片水田与300头肉牛场。2017年,全县“两牛一猪一禽”养殖循环单元计划发展到100个,可保证3万亩有机水稻种植所需的有机肥;到2020年,“两牛一猪一禽”养殖循环单元发展到400个,至少可保证24万亩有机水稻种植所需的有机肥,实现农田水利设施、农机作业与养殖产业科学配套,形成自然循环农业。
此外,2016年汤原县还与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三年院县共建合作协议,省农科院组成专家团队,在肉牛场建设、肉牛饲养管理、稻草打包及粪肥发酵、益生菌厂建设和生产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帮助该县制定了犊牛、育肥牛、成母牛、粪便发酵等11项技术标准和规范。产能600吨的鹤立华能益生菌厂去年10月份建成投产,是院县共建壮大实体经济的又一成果。
9月15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院士专家佳木斯行活动,国家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副主任委员路明和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刘晓冰到汤原县进行对接,肯定了汤原县农牧循环发展思路,认为采取的扶持措施成果显著,发展理念和速度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看了汤原县的农牧循环经济,我对今后汤原农业发展更有信心了”路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