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人工繁育技术
鲤鱼为杂食性底层淡水鱼类,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品种之一,也是常见的一种经济鱼类,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鲤鱼人工繁育技术简单,成本低,见效快,是发家致富的好项目。本期介绍一组鲤鱼人工繁育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
日常饲喂方式
鱼池大小不限,水深宜1.2~1.5米,不过大池塘饵料系数会偏高,也可将不同大小的鲤鱼种分期分批放入,便于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饲喂除遵循“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方针外,还应达到“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等标准。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原则,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鲤鱼喜居水体下层,最适生长水温25℃~32℃,高于32℃或低于15℃生长明显减缓,低于10℃停食。适宜溶氧量为每升4.5毫克以上,低于2毫克则少吃,1毫克就停食并浮头。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别是寸片到25~30天内的鱼种投喂,因此期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有些养殖户此期投饵率超过10%。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应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要求以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日投4~6次,投饵率3%~8%。
2
亲鱼培育选种
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放养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每亩放养150~200公斤,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鲤鱼一般二龄性成熟,有些个体一龄亦可成熟。产卵季节随地区而异,可分批产卵,3~8月均可产卵,4~6月为盛产期。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或河湾水草丛生地带,卵粘性很强,产完后即牢固粘附在水草上,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异,15~80万粒不等,卵子产出后在15℃~20℃水温下经4~6天即可孵化出苗。
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鲤鱼,其怀卵量和卵品质较差不宜作亲鱼。可选体型好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活动力强而无伤的成鱼为亲鱼。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公斤,雄鱼2冬龄1公斤以上为好。非生殖季节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较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圆宽,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辐射折;雄鱼体狭长,头较大,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大而尖长,肛门略向内凹,无平行皱折。生殖季节雌鱼腹柔软呈圆囊形,肛门和生殖孔较大,略红而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腹鳍具有明显的副性征,肛门和生殖孔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3
产卵繁育管理
催产分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方式。鲤鱼一般在当日22:00至次日上午9:00产卵,延续2~3天,可将30~35组成熟度好的亲鲤按雌雄1∶1~1.5并池并缓缓加入新水,在水面上拉细铁丝1~8根,铁丝上悬挂人工鱼巢(或用竹子一破为二将其夹在中间放于水面),通常每组亲鱼应配备4~6只鱼巢。每天下午检查并清洗鱼巢,将粘有卵的鱼巢移入孵化池,同时补充新鱼巢。若并池后产卵不好,则可降低水位让阳光照晒,饲料中也可多加些维生素E,或用微流水刺激。为保证鱼苗整齐度,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入孵,这样也可防止因鱼卵粘结成块而增加瞎卵数。
人工催产多见于鱼种场,每公斤雌鱼用人工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600~1000毫升或促黄释放激素类似物30~50微克,或者将其减量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一般在晴天下午18:00按预定剂量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随即移入产卵池中,并加注新鲜水半小时,水温18℃且持续6~15小时后即可发情产卵。注意水温越高,效应时间越短,反之相反。
催产后的亲鱼可在池中自行产卵,办法同自然产卵型。如若人工采卵可在鱼发情高潮前捞起,用毛巾擦去鱼体水分,将卵挤入干瓷盆中,并迅速挤入精液,用羽毛搅拌,让其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均匀涂抹在鱼巢上,放到孵化池孵化。或者用滑石粉溶液脱粘后进行流水孵化,水温16℃~22℃时3~5天即可出苗。
自然孵化每亩池塘放30~50万粒受精卵,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放入方可保证鱼苗规格整齐。特别应注意防止水霉病,可用0.3‰甲醛或孔雀石绿事先浸洗粘有卵的鱼巢。
脱粘孵化应适时调整水流流速,以鱼卵不下沉而悬浮于水中为度,同时要防纱窗堵塞。有鱼苗孵出时略微降低流速,防止水流过急对鱼苗体力消耗。
产卵期天气突变、水质不好、溶氧低、鱼卵被霉菌寄生等原因都会对孵化率产生影响,应设法防止其危害提高孵化率保证养殖效益。
4
加强疫病防范
疖疮病多见于以花白鲢为主的混养鱼池,无典型发病季节,常年均可发生。病鱼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脓疮周围发炎、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又叫扫帚鳍),严重的肠道出血发炎。应对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每公斤饲料用环丙沙星80毫克制成药饵内服,每亩用1国际单位漂白粉消毒水体,连用3天。
竖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称松球病;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又称鳞立病。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2~3天后死亡。此病有2个流行期,一为鲤鱼产卵期,二为鲤鱼越冬期,死亡率达45%,最高的可达85%。拉网时要仔细,防止鱼受伤。应对鱼体、水质、池塘消毒。每公斤饲料可添加50~80毫克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铒投喂。
鲤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细线虫病,多危害鲤鱼成鱼,冬季虫体就寄生在鳞片下,只是虫体较小而不表现出疾病,到春季水温变暖时,虫体生长加速而致鱼发病。病鱼鳞松散,鳞片周围肌肉充血、发炎、溃烂,易引起水霉病并发。虫体寄生的鳞片下呈现出红紫色不规则花纹,掀起鳞片便可见红色的虫体。可用生石灰严格消毒,杀死幼虫。用碘洒或1%高锰酸钾擦洗患处,或用2%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
本栏稿件由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李翠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