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种植技术

赞皇大枣:集成生物植保技术 科学施肥用药

来源:互联网

  本网见习记者王岩

  “满沟杨树林,遍坡野鲜花,百级梯田到山顶,枣树是庄稼。”83岁的范同乐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西阳泽乡大河道村村民,赞皇县四面环山,范同乐所在的大河道村枣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遍地都是枣树。近日,记者跟随范老来到田事农服赞皇大枣种植基地现场会,与在场的一百多位枣农一起,商量明年的大枣怎么种。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赞皇大枣曾作为贡枣进献至皇宫,当地更是盛传“一个枣核嗦半天,掉到井里甜三年”的谚语。赞皇大枣有着地理、历史、文化和品质上的优越性,30年前我国果脯蜜饯产业兴盛时,作为优质的原材料,赞皇青枣每公斤收购价能有4~6元,农户种植大枣纷纷不再留红。15年前,蜜饯消费市场开始萎缩,而当地农户依旧种植青枣,每公斤最低只能卖0.8元。时至今日,赞皇大枣在新疆骏枣、陕西晋枣、河南灰枣光环的掩映之下,在市场中逐渐没落。

  30年的种植习惯,赞皇枣农们早已经忘了怎么种植红枣,赞皇贫瘠的土地似乎已不允许大枣留红了。“7月份的降雨占赞皇全年降雨量的50%,降雨量大就会导致枣开裂、生虫,品质就不好,也买不上价钱。所以很多年了,我们都会在雨季前把青枣都收了。”大河道大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栗彦良告诉记者,青枣每年的收益很低,枣树早点收获后,劳动力可以在农闲时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赞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村中青壮年劳力都出去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长年粗放的种植管理方式既保证不了枣的品质,还对土壤环境造成诸多隐患,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就在这种循环下,赞皇大枣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这里不光是种植理念的缺失,农民的种植技术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尽管都知道种红枣、做干枣挣钱,但种植技术跟不上,长期用药施肥不科学,土壤越来越贫瘠,生产效率低,管理粗放。”北京田事农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虹说。

  今年4月,易虹和栗彦良在一个年会上结识,一个有技术,一个有思想,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栗彦良所在的大河道大枣专业合作社开展实验。田事农服科学平衡枣树全年营养需求量,合理制定生物菌剂、微生物肥料、中微量元素肥的用量配比,并采用生物植保技术集成,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经过半年的实验,实验田大枣的成果率提高30%,增产20%,虫害有效防治率达80%。相比对照田,枝叶更加繁茂,枣果大小均匀且不易落,时隔30年,再次实现了赞皇大枣留红。”栗彦良说。

  田事农服副总经理徐伟给枣农们算了一笔账,按照平均水平,现在青枣收购价每公斤1.2元,在每亩产量1250公斤的情况下,每亩青枣能卖1500元。在使用生物集成技术方案后,每亩产量起码能达到1500公斤,全卖青枣的话,每亩增收300元;如果按照鲜枣50%的成品卖青枣,其余50%按27%的干枣成品率卖红枣,青枣至少能卖900元,干枣能卖1822元。也就是说,在使用生物集成技术并合理地配比产品后,每亩至少能增收1222元。

  在场的枣农栗素强在听完徐伟算的账后,也拨了拨心里的算盘。他告诉记者,尽管这个方案每亩比之前高了200元左右的成本投入,但每亩能净增收约1000元,家里的40多亩枣园,每年就能净增收4万元,这笔投入是划得来的。“以前种大枣都是跟着感觉走,看别人打药我也打药,看别人开甲我也开甲,技术跟不上,质量也上不去。现在这个方案不仅能够提供技术方案,还能提供销售方案,我觉得是不错的。”他说。

  会后,栗彦良发现已有84户共计2000亩枣树申请加入大枣种植基地,尽管还有很多农户持观望态度,但他相信,通过实验田的成功案例,农民能够看到好处,大河道村的枣产业也有希望兴旺起来。“农民转变思路是比较慢的,但是只要肯转变,第二年就能有收益。我们说赞皇大枣的二次创业,已经说了很多年,这次希望能够用生物植保技术集成、用留红大枣,从大河道开始,从点到面辐射带动整个赞皇县,打好赞皇大枣的翻身仗。”西阳泽乡党委书记汪宪民说。

推荐阅读

Copyright© 中华前沿时报网